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九份黃金城

陳陽春(1946-),出生於雲林縣北港鎮,7歲學書法,臨王羲之、柳公權字帖,就讀國立臺灣藝專(現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接觸不同畫類,將水墨技法帶入西洋水彩畫深獲老師好評,促成他將中國水墨畫精髓融入西洋水彩畫意境,成為臺灣水彩畫的精神。 多次周遊列國舉辦畫展的陳陽春,在國內與世界五大洲舉辦個展超過200場,以畫會友,凝聚僑胞情感,獲總統府頒贈感謝狀、外交部頒贈「外交部之友紀念章」,被世界日報封稱為「文化大使」。為鼓勵後進探索水彩世界,陳陽春於2007年創辦「亞洲華陽獎」,後更名為「世界水彩華陽獎」,從亞洲向世界徵畫,以藝弘道。 陳陽春水彩創作題材廣闊,從風景、仕女圖到宗教佛像,獨創「迷離夢幻」技法與「飄逸出在塵」畫風,以模糊筆法創造想像空間,畫面的飄隱無蹤令觀賞者流連忘返。 〈九份黃金城〉創作於2007年,為陳陽春2009年假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舉辦「緣畫友邦—陳陽春大師水彩畫展」展出的作品之一。九份在過去因盛產金礦而繁華興盛,甚至有小香港之稱,陳陽春深受九份山城高低建築及獨特風情所吸引,除經常造訪外,曾借住當地朋友家琢磨九份一個月,觀察九份晨昏、晴雨變化,以此創作幾幅作品,〈九份黃金城〉便是其中一件描繪九份的黃昏之美。 本作品採俯視角度,前景為吸引人目光的紅色屋頂,層次感一路漸推至陸海交界線及無際的外海,構圖由強到弱,慢慢地將空間推遠;因為刻畫黃昏景致,作品採用橘色暖色調。對畫了一輩子的陳陽春而言,繪畫從來不會只使用一種方式,而是創作過程中不斷拓展方法,但不管技法如何變換,還是都能辨識作品出自他之手,如同人不會始終只想穿同一件衣服,但衣服樣式再怎麼更換看起來都是同一人。 出處: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20。 參考資料:吳溪泉,《捲起千堆雪 – 台灣一代畫傑陳陽春大師傳奇》,臺北:中國文藝協會,2016。 校訂:陳陽春。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