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何恆雄(1942-),出生於臺灣桃園,原為臺北復興美工畢業,1963年就讀國立臺灣藝專期間,作品即曾代表臺灣參加第三屆巴黎國際青年藝術家雙年展。1965年自藝專畢業後,留校擔任助教,1966、1967年即連續兩屆獲得全省美展雕塑組第一名榮譽,1973年獲中山文藝創作獎、1980年再獲國家文藝創作獎;1983年升任教授並兼主任,成為臺灣本土學院出身的第一代雕塑家中極具代表性的一位。   何恆雄早期的作品,也是從學院寫實走向較具簡化、分割特色的半具象人體造型,如:目前仍存藏於臺南市鄭成功文物館中的〈屈服〉,及1966、1967年獲得全省美展首獎的〈滿足〉與〈文化的墾殖者〉等。   1988年缷任雕塑科主任職務後,1990年再赴美國聖路易芳邦藝術學院進修,取得碩士學位。該學院以人體雕塑知名,何恆雄在此對人體雕塑有更深入的探討,作品表現出瘦長的特色,有傑克梅第(Giacometti,1901-1966)般的陌然與孤寂。   從學院出身又任教學院的背景,使何恆雄一生創作,始終兼顧具象、半具象,與抽象的面向;但論者顯然更著重於他抽象的表現,認為更具自我的風格。   何恆雄的抽象雕塑,深具東方哲思的內斂與圓融的特色,他經常取材和大自然有關的形象為靈感,如:萌芽的種子、流動的泉水、海浪,乃至宇宙的天象,當中也經常蘊含了人體的暗示,或加入裝置的手法。   1997年的〈媚〉就是以半抽象的手法,在平滑、簡化、柔順的造型中,表現出女子長髮垂膝、雙腳跪立的嫵媚情狀。 出處:蕭瓊瑞,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