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孫中山

冉茂芹,1942年出生於湖南桃源,1965年廣州美術學院畢業,1980年移居香港,1988年起定居臺灣,自認是「一個頑固不變的寫實畫家」。冉茂芹在大陸歷經文革動盪,來臺後又逢臺灣開放報禁、黨禁,社會轉型到一個全面民主化的過程,他認為特殊的人生經歷,讓自己在回顧歷史時有較寬闊的視界;同時畫家十分喜愛臺灣各地的山水風光,來臺創作不少反映臺灣風土人情的人物和風景畫。洪文慶形容冉茂芹的畫「有戲劇的張力,也有人性的刻畫,更有歷史的重量……他在艱苦的際遇中扎下堅實的繪畫根基,又在自由的土壤上獲得豐沛的澆灌,使他開展出最美的花朵和最甜的果實。」 〈孫中山〉自構思至完成約費時三年,冉茂芹選擇以國父早期奔波海內外宣揚革命為主題,以大海為背景,刻畫國父不畏艱難險阻、奮鬥不懈的堅毅形象。創作這幅肖像畫的過程,人物形象是參考國父左手拿著風衣的歷史照片,作畫時再由模特兒模仿照片中動作;為了鋪排大海的背景,冉茂芹前往基隆搭乘小艇到澎湖,實地觀察船舶的構造,並體驗航行的感受;至於最為關鍵的部分──孫中山先生的臉部,是在整體構圖確定後,創作過程是參考歷史照片設定人物動作,並且實地到基隆港觀察大海與船舶,最後再勾勒出最自然的頭部角度及面部表情,力求精準傳達孫中山先生的神態與氣質,充分展現了畫家再創造的功力。 本幅作品同時反映了冉茂芹的核心創作理念──真誠地觀照周遭、歷史、人和物,進行提煉、濃縮,然後再創造出鮮明、生動而典型的藝術形象,將「寫實」轉化到另一種創作的層次。2002年冉茂芹於國立國父紀念館舉辦個展,畫家自言是以一種「可作為在臺灣的國父紀念館鎮館之寶的態度」完成本作,展後捐贈國父紀念館收藏。 出處: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19。 參考資料: 1. 冉茂芹,《台灣名家美術100油畫:冉茂芹》,香柏樹文化科技,2010。 2. 洪文慶,〈冉茂芹──再現歷史場景的感動〉,《台灣名家美術100油畫:冉茂芹》,香柏樹文化科技,2010。 3. 〈冉茂芹的繪畫藝術〉,《館刊第9期》,國立國父紀念館,2002。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