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陳少白弔澎湖島詩

釋文:列島如城水似池,生成天塹障南陲。山營宵柝聲相問,海岬風潮敵不窺。豪傑負隅支末局,將軍攜貳誤當時。於今邊戍更無賴,未睹戰雲先疾馳。 款識:敬錄陳少白先生弔澎湖島詩。丁丑年冬日,傑閣居士。 1997年國立國父紀念館國父史蹟西室舉辦「陳少白書畫紀念館展」,邀請多位書法名家書寫陳少白詩文,本件為其中之一。連勝彥(1938-),號傑閣,字慕豪,出生於臺灣新北,為澹盧曹秋圃(1895-1994)嫡傳弟子,精研八法,行草隸篆各體皆工。從傳統書道入手,偏摹歷代碑帖,觸類旁通,涵濡創新,自成風格,盡得秋老精髓而享譽士林。歷任清傳高商校長、國大代表、澹廬書會及中國書法學會理事長,致力於書藝之弘揚,不遺餘力。經常受邀參加國內外大展,其書藝造詣及成就備受國內外書壇之讚譽與肯定。 陳少白(1869-1934),原名聞紹,又名白,字少白,廣東新會人,20歲結識孫中山先生,倡言革命,與尤列、楊鶴齡同被稱為「四大寇」。陳少白曾二次來臺,首次為1897年8月,自日本橫濱出港,自基隆港登陸後搭火車來到臺北,成立興中會臺灣分會,此外還到澎湖與臺南,遊覽赤崁樓、延平邵王祠、日月潭等名勝古蹟,創作多首旅臺詩文。陳少白與《臺灣新報》總編輯服部先生與相識,〈弔澎湖島〉等詩作於1897年10月至1898年1月間,陸續刊載於《臺灣新報》文苑欄。 出處:國立國父紀念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參考資料: 1. 連勝彥,《墨韻心耕:連勝彥七十回顧展》,臺北市:國父紀念館,2008。 2. 劉碧蓉,〈孫中山來臺交通之探索〉,館刊第三十九期,國立國父念館,2014。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