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葉世強(1926-2012),廣東韶關人,成長於日軍侵華的年代;1948年入廣州市立藝術專科學校西畫科,校長為高劍父。高氏除了是孫中山革命的重要幹部,藝術創作也開創出帶著革命性格的「嶺南畫派」。 1949年,葉世強和楊之光、蔣健飛等同學,趁端午假期,前來臺灣遊覽,卻因國共內戰轉遽,進而被封鎖於臺灣,和家鄉斷絕了音訊。幸而此時,考入公費的臺灣省立師範學院(今國立臺灣師大)藝術系,並獲得該校教師黃榮燦的協助;未料,不久黃榮燦即因匪諜嫌疑被捕槍斃。 這些經歷都促成了葉世強日後藝術風格的形成,在孤寂的畫面中,哀悼生命的短促,〈荷〉中簡潔有力的花梗、葉莖,搭配著白花、墨葉,形成一種極具個性化的風格。 中年以後的葉世強長期隱居於山林海邊製琴、作畫,先後居住於新店灣潭山村、瑞芳水湳洞、花蓮吉安鄉等地。此幅〈荷〉為2007年葉世強於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個展作品,署名「世強」,未註年代,應為1995年前後之作。後期,葉世強轉往油彩及書法的創作。 出處:蕭瓊瑞,國立國父紀念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