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外木山尋幽

張素花(1945-),出生於臺灣基隆,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書畫組碩士,曾獲交通部美展特優、南瀛獎、全省美展、臺陽美展、公教美展等重要獎項,並舉辦多次個展;自基隆港務局公職退休後,擔任社區大學講師、社團國畫老師等職務,將個人習畫經驗分享傳承。 〈外木山尋幽〉是2004年為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研究所畢業論文創作之一,張素花以基隆地域景觀為創作研究主題,深入探討港都的歷史、地理及人文環境,作為畫境之轉化。 此幅作品係海邊即景,外木山在基隆外港,山勢接海之濱海坡地,道路沿曲折海岸線,蜿蜒迆邐,海天景色全覽無遺;小小的漁港停泊數艘漁船,稀落的漁村另有一番寧靜安詳;臨海山上是大武崙山,也是老鷹的巢居處,因此海邊常見老鷹數隻飛翔海面覓食,為這一寧靜畫面點綴一活躍音符。創作技法以水墨表現,淡彩設色,山勢墨染中運用小斧劈皴以突顯山石之質感。 中國繪畫表現構圖對象,強調藝術取捨和誇張,張素花以平遠法構圖,著重近景及中景,帶有雲氣的山勢,臨海蜿蜒曲折;然而實際自然景觀則是被人工水泥建物隔絕,破壞視野美感,因此張素花在寫生構圖時,必然考慮取捨。如鄭板橋等亦明確主張在形象處理上必須「似與不似」、「不似之似」,建構出原本自然意境的景觀作品。 款識:基隆外木山,海邊風景秀麗,山上老鷹築巢,偶遇數隻飛翔覓食,甚是難得。張素花畫。 鈐印:張素花。 出處: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20。 參考資料:張素花,《神遇迹化–情境意境畫港都創作論文集》,臺北:張素花,2005。 校訂:張素花。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