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父孫中山先生像

  楊之光(1930-2016),出生於上海,原籍廣東揭西,中學期間拜李健(1881-1956)為師學習書法、篆刻,後隨高劍父(1879-1951)學中國畫,就讀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期間受教於徐悲鴻(1895-1953)。1949年一度計畫北上敦煌遊學,但因時局動盪,與好友一起來到臺灣,曾在臺北市世界書局做工掛牌刻印謀生,回大陸後於廣州美術學院等校任職。1966文革爆發,被下放勞改,創作及教學一度中斷至1971始恢復。改革開放後,1980年於廣州舉辦「楊之光西北寫生畫展」受到矚目。1990年辭去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職務,展開十年旅美生涯並走訪世界各地。1991年於美國紐約舉辦個展,獲紐約國際文化中心頒「中國畫傑出成就獎」。2000返回中國,2013年獲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奬」,著有《中國畫人物畫法》、《楊之光書法集》、《楊之光詩選》等。   楊之光曾賦詩「借鑒古洋尋我法,平生最忌食殘羮」,為其創作理念的顯現—不論人物畫、風物畫,或具有民族色的舞蹈畫,他承襲東方的寫意特質,並與西方寫實結合,皆堅持原創性,求新求變。楊之光1996年訪臺於國立國父紀念館舉辦個展,本畫人物形象為參考國父1911年歷史照片所繪,作品於展後留贈國父紀念館收藏。 出處: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19。 參考資料:洪玲美,〈酌奇而不失其真-楊之光的新中國水墨畫傳奇〉,《館訊第12期》,國立國父紀念館,1997。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