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蘭嶼風光

徐祖勳,(出生年不詳)宜蘭人,長期定居、活動、教學、創作於臺灣東岸。師承李石樵、廖繼春、吳承硯、林克恭、莊嚴、李霖燦、吳詠香、胡克敏、王壯為、宋邦權諸師。其自云其藝術創作「乃心靈與天地間靈氣的結合,和定理與變化的穿梭、相融,無邪念的思想,誠實激發心思的表現和從小自身對藝術的迷戀、熱愛,而後深入研究。 水墨作品曾為國父紀念館典藏,水彩作品曾為臺灣藝術教育館典藏。作品嘗獲韓國漢城美術館世界美術家聯展特賞獎。應邀參加中正紀念堂近代書畫名家聯展、 國父紀念館全國書畫名家展、臺南市文化中心全國水彩名家展。個展於臺東航空站文化藝廊、中正紀念堂等處。曾任南贏美展評審委員、全省美展評審委員。 落款釋文:臺灣東南 蘭嶼小島 龍頭双獅 軍艦岩石 天然巨石 海濤歌聲 景美韻妙 台東民俗 純樸團結和諧 驅魔髮舞 蘭嶼舞蹈 舉世無雙 心怡山人 徐祖勳 於和逸堂 甲戌秋仲 鈐印:宜蘭徐祖勳 /徐祖勳彬嚴 /和逸堂書畫 /吉星畫室1990TAIWAN /和逸 此作作者以彩墨手法表現臺灣東岸蘭嶼小島的人文特色與自然風景。 蘭嶼為臺灣第二大島,達悟族語稱之「Pongso no Tao」,意為「人之島」,舊稱紅頭嶼,後因島上白色蝴蝶蘭享譽國際,而易名為「蘭嶼」。島上居住的原住海洋民族-達悟族,其生活方式與傳統文化皆圍繞著飛魚文化,重視自然共生的理念。 作者於畫中前景先寫繪了一艘蘭嶼達悟族人用以補魚的拼板漁舟,其船身飾以黑、紅、白三色的達悟族傳統圖騰與紋飾。漁舟置於礁岩之上,中景則以正在跳舞中的達悟族人為題,亦為此作主題。達悟族的傳統舞蹈基本上是屬於女性族人的活動,以未婚女性或已婚但尚未生子的女性為主,男性族人則負責歌唱並著丁字褲,跳勇士舞。族人在跳舞時無樂器伴奏,而是以各種吟唱聲音為之。達悟族會在重要節慶或是月光皎潔的夜晚舉辦晚會,女性在晚會中手拉手圍成圈跳舞,其中又以甩頭形成髮浪來模仿海浪波動狀態的「甩髮舞」最具特色。 中景而後,則寫蘭嶼島上著名的龍頭雙獅、軍艦岩等自然風光,遠景則以海洋、天光為襯。通幅觀之,筆法自然稚拙,賦色濃麗而不俗,加以款文說明,讓觀者可以一目瞭然,見畫即可知曉蘭嶼自然及人文之美。 出處 古耀華,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 2021 。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