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嵩壽

包容(1944-)生於浙江海寧,號雍之,華北神學院道學碩士,包拯第二十九代孫。師承陶壽伯、胡念祖、歐豪年等名家,創立中華梅花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曾任建祥影業有限公司製片,拍攝過多部膾炙人口的影片,後創立儂儂劇團,製作老歌演唱會數百場,現任榮譽理事長及儂儂劇團總策畫。個展上百次,除臺灣外,足跡遠至美、日、新、菲、港澳及中國大陸等地,2012年獲邀代表臺灣參加倫敦奧林匹克美術大會展覽,得金牌乙面,為臺灣唯一受邀參加之畫家,2014年參與中國深圳第十屆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暨名家書畫展,獲頒白金獎,並於2014年受全球華人羅浮宮藝術特展暨中法文化論壇邀請前往法國羅浮宮參展,2015年獲邀前往日本京都博物館及上海龍華美術館展覽。 包容(1944-),曾任電影製片,師承陶壽伯、胡念祖、歐豪年等水墨名家,創立中華梅花文化藝術交流協會,個展與聯展上百次。本畫繪於1995年,以作為祝壽之意的繪畫,松鶴為主題的十分常見。松與鶴,皆是吉祥長壽之物。松乃「百木之長」,長青不朽,鶴為「百羽之宗」,祥和優雅,松與鶴寓意「松鶴延年、福壽綿長」。包容〈嵩壽〉畫中有六隻鶴,六這個數字又更添吉祥寓意。就技法而言,此作屬嶺南派畫風,重視整張畫面的暈染效果,柔和且勻淨的營造出氤氳氛圍,用筆明快爽利,用墨酣暢淋漓、色彩明亮、水氣飽滿,雖設色淡雅,但鶴頂的朱紅色十分醒目,使整幅畫質樸而又耐人尋味。六隻鶴,四隻在下,眺望天空,似張冠鳴叫,寓動於靜。兩隻在空中飛翔,其中一隻向下回望,似與四隻鶴互動。筆簡意闊,筆下功夫深厚。S型構圖嚴謹細膩,布局疏朗簡潔,講究虛實的安排。造型準確,仙鶴寥寥數筆卻生動傳神,栩栩如生。蒼松以濃重的墨色勾勒,敷以赭石色彩,松針用筆堅挺有力、乾脆俐落、提按有致,濃淡疏密變化富節奏韻律感,點葉後以淡墨渲染再敷以石綠,更顯鬱鬱蒼蒼,背景留白處的淡墨渲染更顯鶴身羽毛的潔白。下方以石青石綠重彩潑灑,使畫面重心穩定。由右下延伸至左上的松樹枝幹無異是貫穿整個畫面的重要元素,構圖精妙,饒富巧思。落款書於左上,大小字皆行書,鈐印四方,一白文姓名,一朱文字號。其餘兩方閑章一蓋於款識的右上角,一在畫面左下方作為壓角章。 出處:廖美蘭,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23。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