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中港(十大建設)

1973年時任行政院長蔣經國提出十大建設計畫,1974年國父紀念館規劃藝術與國策結合活動,辦理「十項重要工程水墨畫及書法特展」,邀請書畫名家廿人,以抽籤方式分配,以十項建設為主題,各撰書法或水墨一幅,作品完成後由國父紀念館收藏。本件〈臺中港〉水墨畫為范伯洪所作。 范伯洪(1937-1988)字北鴻,湖南長沙人,山東濟南中國藝專畢業。家藏名迹頗多,早年臨摹甚勤,歷十餘年而不墜,後師法自然,以寫生爲重,又能自出機杼,於傳統畫法中另覓蹊徑,融合寫生、造境及古典詩詞內涵之表達,風格清新雅逸;擅山水,畫境開闊恢宏,勾皴熟練,尤善渲染,得天地氤氳之氣,花鳥、人物亦精。 范伯洪為大風堂弟子,張大千賞其年輕有為,才高藝精,雖為師徒,亦如忘年交,據知張大千定居臺灣後,常呼范伯洪隨侍筆硯,並偶有囑其代爲補筆之事,可見大千對其藝術才華之看重,其夫人趙松筠女士亦爲著名花鳥畫家。 1981年,范伯洪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與黃君璧、張大千、張穀年、胡克敏、李奇茂、羅芳、蘇峰男、羅振賢、蔡友等10位前輩及同儕畫家,花了近半年時間合力完成全長66公尺的巨製《寶島長春圖》卷,並歷任中國畫學會理事、韓國教育書藝會名譽理事之職,曾獲第五屆全國美展金尊獎、中國文藝協會第 23 屆國畫獎章、中國畫學會第21屆金爵獎章,才華橫溢。 此幅〈臺中港〉,范伯洪採取了俯瞰兼遠眺的特殊視角描寫臺中港的願景,彷彿飛機即將降落前的身臨其境,具有一種科幻性的視覺衝擊力,也是中國傳統繪畫構圖上的突破。范伯洪以墨色、赭石、花青及石青、石綠,運用潑彩烘染技法,表現出臺灣中部山巒起伏、阡陌連綿與溪流蜿蜒、海域開闊的地理特徵,具有濃郁的大風堂家數。同時,范伯洪在畫面上方題識長款,詳細說明臺中港的地理優勢及興建始末和未來發展,使此幅作品不但具有藝術價值,也擁有可貴的歷史文獻價值。 出處:熊宜敬,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