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雙谿長澤

江兆申(1925-1996),字茮原,堂號「暮雲山館」、「靈音別館」、「丐山樓」、「小有洞天之室」、「靈漚館」、「揭涉園」…,安徽歙縣人。童年由雙親教導讀書習字,並由四舅父引領謁見黃賓虹(1865-1955);10歲時在上海偶為人治印,受鄧散木(1898-1963)稱賞,在傳統藝術文化薰陶下,紮下書畫金石與國學根基。1949年渡臺,1950年從溥心畬(1896-1963)學習國學詩文,爾後獲得溥心畬親授書畫。1965年進入國立故宮博物院,歷任研究員、書畫處處長、副院長等職,期間研究與創作同步。1991年9月退職後,隱居埔里鯉魚潭邊「揭涉園」,專注於遊歷講學、寫生創作。 江兆申的創作以山水為主,承襲了傳統與古典文人的筆墨意境,以凝鍊的筆墨營造靈動的線條與清新的墨韻;書法超脫豁達,篆刻自成一格,創造出兼融古典與當代的詩書畫印俱全的「野逸文人畫風」。 此幅〈雙谿長澤〉為國父紀念館1975年舉辦追念總統蔣公全國美展作品,江兆申擔任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處長時所繪。以寫意筆趣描繪故宮建物概貌,筆法勁利流暢,墨韻清雅暈潤。畫旨在於對先總統蔣公於抗戰時期,決定自大陸將故宮文物南遷而後輾轉赴台,終能使華夏瑰寶免於戰火之卓越貢獻的感念。 款識:雙谿長澤。中華民國六十四年六月下旬,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處長江兆申恭繪院景。 出處:熊宜敬,國立國父紀念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