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荷花

吳平(1920-2019),字堪白,出生於浙江餘姚,幼承家學(其父克剛公擅長書畫篆刻),1945-48年間,透過函授方式隨鄧散木學習篆刻;渡臺初期開始隨高逸鴻學畫。此後書、畫、篆刻齊頭並進,博涉溯源,皆極有成就。1983年從調查局處長職轉任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處長,前後任職八年方始退休。曾獲中華民國畫學會金爵獎以及中山文藝獎篆刻類等獎項。 吳平之畫尤擅寫意花鳥,善於將書法和篆刻之意趣融入畫中,用筆拙澀而色、墨沉厚,這件〈荷花〉基本上也反映了上述之畫風特質。畫面上造形和結構簡明有力,頗富於節奏感。這對於兼長篆刻和書法的吳平而言,正好發揮其佈白經營的能耐。以潑墨法畫荷葉,筆法簡逸而渾潤深厚,墨中有筆,展現了極佳的柔性墨韻;以拙澀而富於金石趣味的筆線寫荷梗、荷花,筆中有墨,宛如棉裡裹鐵,撐起了畫面的骨架,為畫面增添帶有滄桑感的陽剛之氣。柔性的墨韻和剛性的筆趣,營造出剛柔相濟畫面效果。雖然這幅畫可能出於造境,然而荷花、荷葉、荷梗等,都顯示出畫家平時曾經過深入之觀察,非純然閉門造車者可及。 左側以行書題識:「不寫(貌)花容只寫香,氤氳墨氣渾(暈)滄浪。何須更著胭脂色,惹得人言似六郎。 餘姚堪白吳平潑墨。」此詩係借用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邊壽民之〈題墨荷圖〉二首之一。下鈐陽文「餘姚人」、陰文「吳平之印」、陽文「堪白長年」三枚自鐫印,以及陰文「國父紀念館珍藏」印。題字和款印在畫面上發揮了平衡的重要功能,也與畫風調和,成為畫面不可分割之部分。畫、書、印相輔相成,頗為優質。 出處:黃冬富,國立國父紀念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