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瀑布山水

黃君璧(1898-1991),又名允瑄,字君璧,號君翁,生於廣東省廣州市,早年受李瑤屏(耀屏)繪畫啟蒙,認識何荔甫、劉玉雙、黃慕韓三大收藏家,得見古今名畫,入梵庭美術院學西畫。曾先後任教廣州培正中學、廣州市立美專(兼教務主任);抗戰時入蜀,任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和國立藝專(兼國畫組主任)教授、教育部美術教育委員會委員。戰後來臺任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師範大學藝術系(今國立臺灣師大美術系)教授兼主任20年,曾應邀指導總統夫人蔣宋美齡女士水墨畫。獲教育部第一屆中華文藝獎金美術部首獎,國家文藝特別貢獻獎,行政院文化獎等榮譽。與溥心畬、張大千並稱為「過海三大家」或「渡臺三大家」。 黃君璧的畫風,早年主要奠基於石谿、王蒙和李唐,並能融合西法,內化所學於廣遊博覽的寫生創作中。早年即以畫雲馳名畫界,1960年代末期,遊歷尼加拉瓜、衣瓜索和維多利亞等世界著名巨瀑之後,創解索巨瀑之法,成為其獨到之創格,此畫即為此一解索巨瀑系列畫作之一。黃氏在觀察巨瀑中領悟到:瀑水的墜落,正如同水面的波浪一般,成為一波一波的層疊。上游的每個小浪頭,在越過水口之後,都成為層層的水幕,前後推擠、沸騰。因而創造出迥異古人的以類解索皴法之抖筆和勾筆以表現滾滾流動的巨瀑之氣勢。 此畫摻用定點取景之法,雖以巨瀑為主題,但為增加景深效果而增添蒼厚沈雄的老松崖石近景。中景的解索巨瀑由左而右逐漸模糊淡化,以至於穿透畫面右緣而消逝於畫外。用墨韻的濃淡以及肌理的清晰度之比對和變化,營造出開闊的大氣感和空間感。爽利剛健的筆趣,有助於如鳴奔騰般的瀉瀑之音響和氣勢之表現。這種畫法在古代極為罕見,頗具個人畫風辨識度。 出處:黃冬富,國立國父紀念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