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春暉永沐

  林中行(1919-),浙江杭州人。自幼即喜藝事,父親林耀庭亦多所鼓勵,最初師事西泠周石樵與葉一舟,專習人物,旁及山水、花鳥。1937年7月7日抗日軍興,林氏舉家南遷,林中行受聘於金華、臨海師範,有感於傳統中國書畫須有新意以求突破,於是考入上海美專專攻西畫,對素描、速寫與透視技法用心鑽研,並將創作題材轉向動物禽鳥、花卉魚藻。   隨國民政府遷臺後,林中行專心於美術教學工作,任教於臺北師範與新竹師範,於繪畫上融會中西,將西方的繪畫觀點帶入中國繪畫的悠然哲思中,因此有別於中國傳統繪畫的形式而更加鮮活。林中行最擅長表現貓與犬的情態,對二者的習性、食宿與神情都做過深入的觀察,他曾言:「一位畫家一定要有傳統功夫並重視寫生,不斷從臨摹古畫中汲取營養,在傳統的基礎上江生活中的情趣融會到畫中,這樣的作品才能打動觀賞者。」林中行與夫人邵幼軒,於1957年與傅狷夫、席德芳夫婦,高逸鴻、龔書綿夫婦,陶壽伯、強淑平夫婦,季康、林若璣夫婦,陳隽甫、吳詠香夫婦共組「六儷畫會」,對臺灣社會藝術文化的推動有很大的影響。   此幅〈春暉永沐〉作於1974年,題材極為溫馨,墨色壽石斜立,紅紫萱草滿地,一隻棕黑斑點的大白貓背對觀者,於石綠烘染的草坡上伸頸探鼻,似在覓食,二隻同樣顏色的可愛雛貓,一正吸吮母乳,一則列等於後,直點畫題。此時期正為臺灣「十大建設」啟動之初,社會經濟及民生所需日趨穩定,此畫雖以母愛為題,深層意涵卻有鼓勵全國民眾上下一心,和衷共濟的積極意義。 出處:熊宜敬,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