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葉公超(1904-1981),原名崇智,字公超,以字行,祖籍浙江餘姚,廣東番禺人,生於江西九江,外交家、書畫家,亦為新月派代表人物之一。曾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外文系教授,上海國立暨南大學、西南聯大外文系主任;渡臺後歷任外交部長、駐美大使、行政院院務委員、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董事、中央研究院評議委員、總統府資政。   葉公超因家族五代書畫文物收藏,耳濡目染,自然眼界極高,早年即從湯定之習畫,擅長「四君子」。其曾祖葉衍蘭為清代知名書畫家、鑑藏家,傳至葉公超叔父 葉恭綽,不但是上海博物館的始創委員,並以書畫創作及收藏享譽民國藝壇。 而繼承葉恭綽藝術愛好者就是葉公超,葉公超父親葉道繩曾任九江知府,於1913年逝世,葉公超遂赴北京與叔父葉恭綽同住,除了文學、外交上的長才得以發揮,藝術品味上更加卓越。1961年葉公超自美奉調回臺後,他的後20年寄情書畫,空谷幽蘭寫情,墨竹淋漓抒懷,書法則深得褚遂良神髓。    1981年葉公超過世,其妻袁永熹親輓:「烽火結鴛盟,治學成家心處安危輕敘別;丹青遺史跡,幽蘭秀竹淚痕深淺盡縱橫。」藝文摯友張大千亦輓:「入主大政,出使大邦,絕代奇才歸冥漠;喜則畫蘭,怒乃畫竹,長留健筆見縱橫。」皆令後人對一代英才無限懷念。   此幅〈蘭〉,深山空谷,溪澗潺潺,兩簇幽蘭,無畏嚴寒,蘭葉伸展,蘭花清芬,而下方蘭花旁卻以荊棘相襯,極為少見,全畫筆墨清冽,構圖大器,雖為花卉題材,卻有山水格局。款錄明初學者朱右的〈題畫蘭〉七絕:「九畹香清露氣寒,三湘月落淚痕乾。楚天空闊秋無際,誰復行吟澤畔看。」1961年,葉公超因外交事務與先總統蔣公意見相左,自美被調回臺,頗有大志難伸之嘆,此詩以屈原忠心為國卻被罷黜為典故,故而葉公超以此畫此詩抒懷。 出處:熊宜敬,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