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芭蕉

徐谷菴(1926-),本名徐國菴,出生於中國湖南省桃園縣,1953年來臺。字盛均、君壽,號心畫齋主人、掃葉樓居士、墨樵草堂,晚期號墨滄翁。1978年創辦書畫家月刊,曾任中國美術協會第八屆理事長。繪畫理論與技藝兼備,畫界前輩陳定山、馬紹文、鄭曼青及林玉山教授大力推崇。1954年,徐谷菴帶作品請益陳定山,備受讚賞。陳定山並即席提詩詞寫序、贈送墨寶多件,也因其建議,將名字「庵」字更為「菴」。 自幼家學淵源,七歲開始習畫,詩文、書畫根柢深厚,所謂「乾坤在手,造化由心」,在他的許多作品裡,都透露出這樣的意象與訊息。從寫生到寫意,從具象到意象,運筆用墨已臻「以手寫心」之境,如行雲流水、隨心所欲。 安逸閒適,柔靭中有遒勁的筆意,充分展現出畫家人格特質。創作題材包羅萬象,山水、人物、山林、花鳥、游魚、走獸無一不精。局部特寫,筆筆精到細緻,寫實功力令人歎為觀止。 素樸、細緻、淡雅、清新、脫俗,是畫家性格的寫照;不急不緩、柔中帶勁、著墨淡雅、視覺清澈,觀賞徐谷菴的畫,叫人心神寧靜。 〈芭蕉〉設色紙本,主體為一株完芭蕉,背後綴以紅色玫瑰數朵,加上一隻黑色八哥,翅膀收斂,靜靜地仰頭上望,顯得憨態可掬。畫風樸直,自然率真。國立歷史博物館收藏一幅同時期作品〈芭蕉八哥〉,內容元素相同,但構圖各異其趣。 芭蕉樹象徵著長壽、健康、平安。其葉碩大,寓意「業大」,有興盛、茂盛之意。寫意法畫芭蕉,一般慣用大筆、大墨、大水、大形,水墨淋漓。在姿態上,葉從上而下,自然彎曲。葉片處理成風裂,以求殘不求齊的樣貌增添芭蕉葉的變化。芭蕉與八哥以墨色表現,紅色玫瑰讓意喻祝福的畫作色彩達到畫龍點睛之效。 款識:徐谷菴。 鈐印:墨樵草堂。 谷菴。 出處: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20。 參考資料:徐谷菴,《行在自顯中:徐谷菴九秩水墨畫回顧展》,國立國父紀念館,2015。 校訂:徐于棠。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