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花鳥

  邵幼軒(1918-2009),名墨芬、字友仙,浙江東陽人,齋名「雙樨館」,畢業於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畫藝受父親邵逸軒啟迪,早年學山水,後得花鳥名家張書旂青睞,轉攻花鳥蟲魚,又有溥心畬、王夢白、齊白石、王雪濤、唐雲諸畫壇前輩親炙,且於1934年拜張大千為師,張大千每見邵幼軒有好的習作,就隨興補筆,因此常有「幼軒寫蟲,大千補柳」、「幼軒寫蛙,大千補睡蓮」的師徒合作,因此畫藝得以精進。抗日勝利後,邵幼軒受聘為杭州正則藝術專科學校教席,後與丈夫林中行隨國民政府遷至香港,再到臺灣定居。   邵幼軒所繪作品。清逸脫俗,簡約而有韻致,筆墨、水分、敷色的掌握無不心手相映,五十歲後畫風趨向大筆豪放,揮灑自如。邵幼軒的藝術養分,主要是在摹寫名家名作忠紮下根基,並廣為觀摩,博採眾長,而以性情所近,獨鍾新羅山人風格,張大千曾讚其:「幼軒大家,以山水花卉之餘寫草蟲,超逸絕似新羅山人,會心無所不能。」邵幼軒渡臺後曾任教於政治作戰學校及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並屢受邀請至歐美亞各國講學、示範及舉辦畫展,載譽甚隆。   此幅「圓光」形式的〈花鳥〉,以墨色淡彩為之,繪一白頭翁棲於花葉枝頭前端,構圖精煉,筆簡意賅,白頭翁睜目凝視,雙翅微展,情態生動,既有細節描寫的精微性,又不失筆墨上的簡逸,畫面雖簡,卻清新俊秀,率意疏容,頗得華新羅善於捕捉自然生態的天趣。 出處:熊宜敬,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