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霞氣

  吳平(1920-2019),字堪白,浙江餘姚人,堂號我思齋,浙江餘姚人。「堪白」二字來自於清代乾隆朝詩人黃景仁(1749-1783)詩中的「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此一書生自嘲,足見其平和豁達的人生觀。吳平自幼即喜篆刻,在父親指點下學習浙派西泠八家。而後因仰慕上海鄧散木(1898-1963),經引介下成為函授學生;繪畫方面,也以函授方式接受胡佩衡(1892-1962)指點,並先後從高逸鴻(1908-1982)與唐雲(1910-1993)學習。期間雖臨兵荒馬亂時局,但吳平從武漢到重慶、衡陽、廣州、香港,最終於1950年來至臺灣,這段顛沛流離的歲月,吳平從未中斷學習精進。   1953年吳平在臺北中山堂舉辦首次個展,1969年獲中國畫學會金爵獎,1978年獲中山文藝獎「篆刻類」,1983年他擔任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處長,先後參與「七修畫會」、「海嶠印集」、「六六畫會」,為當代少數兼擅書法、繪畫及篆刻之藝術家。篆刻得鄧散木函授,兼容各派,獨具風格;書法植基於唐楷,上溯周秦篆籀,精通篆、隸、楷、行、草各體,筆勢結構成自家路數;繪畫則以花鳥為主,兼及山水、人物,擅以花青潑色入畫及「琴條式」構圖,呈現簡練而險峻的奇氣。   此幅〈霞氣〉,吳平以擅長的花青潑色奇石作為前景,濃淡乾溼、勾寫皴擦並用,凸顯石質堅實特徵,亦從帆而不亂的筆觸中呈現石上苔點附著的趣味;「之」字形梅幹以淡墨健筆寫出,再以濃墨於樹幹上略施點染,烘托出傲霜鐵骨的不畏嚴寒;而滿樹燦爛紅梅則直接呼應「霞氣」畫題,充滿金石畫風逸趣,頗合吳昌碩(1844-1927)〈題梅花春酒圖〉七絕興味:「若與千花較心骨,梅花到底不驕人。東風無意到深林,吹放胭脂出色新。」 出處:熊宜敬,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