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香遠益清──蘭花

  高逸鴻(1908-1982),本名崇堯,生於浙江省臨安縣青山苕溪高家殿,別號蘭香館主,浙江大學文科畢業。善花卉,翎毛,草蟲。曾獲國家文藝獎、中國詩人聯誼會榮譽獎、美國聖若望大學金質獎、洛杉磯市政府獎章、芝加哥斐爾特歷史博物館美術榮譽獎、加拿大最高美術榮譽獎、永久榮譽市民證,及美國加州美術協會永久榮譽會員。   高逸鴻出生邑中望族,父高朴齋,飽讀詩書,文武雙全。因家中藏畫甚豐,高逸鴻自幼即嗜繪事,九歲即臨摩一幅《漁樵耕讀圖》,鄉里譽為神童。及長與唐雲、傅狷夫、余紹宋、高欣木、高魚占、武曾保等結為畫友,入西泠書畫研究社,曾請益於徐悲鴻、張書旗, 後又與來楚生、白蕉、唐雲等組織「天風書畫社」,致力於臨摩和創作。抗戰期間遍游名山大川,觀摩寫生,之後作品融入自然,轉而成為寫意風格。   1949年後渡臺,專職於創作,1955年,與馬壽華、陳方、陶芸樓、鄭曼青、張穀年、劉延濤共組「七友畫會」,並加入「六儷畫會」、「壬寅畫會」等,與藝友切磋,以書畫會友,花卉、翎毛、蟲魚、走獸無一不精。1951年以後開始精研書法。期能意到筆隨、從心所欲。其書法兼善各體,真草篆隸無不精妙,且多為丈長尺幅,筆勢磅礡。晚年繪畫作品則融入書法,筆墨相融頗具溫潤新意。1960至1964年曾擔任蔣經國書畫教席。   此幅〈香遠益清〉,於畫面左方以淡墨勾繪上下兩層坡石,濃墨略作點苔,兩叢幽蘭則以濃墨寫葉、淡墨畫花,分別栽於其上;畫面右方以行草書寫畫題年款三行,使整體構圖簡潔平衡。寫葉之法如行草運筆,輕重緩急,抑揚頓挫,起伏轉折,靈動瀟灑,隨筆勢虛實提按,葉雖交加,卻無重疊;花莖與花朵則以淡墨點畫,順筆、逆筆兼具,使全畫呈現出「谷深蘭色秀」的澹遠之氣,可謂是畫蘭的最佳範本。 出處:熊宜敬,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