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達摩像

程芥子(1910-1987),字柳燊,以字行,浙江杭州人,堂號「春永樓」有書畫延年,青春永駐之意。博學能文,書畫兼擅,早年師事馮超然,以山水、人物為主,山水鑽研宋元,南北二宗兩不偏廢,筆墨精到,氣韻高曠。人物由明人法入手,上承北宋李公麟法,勾描以簡馭繁,生動傳神,因習國畫之初曾學過素描,所以對人物表情、動態掌握極為精要,為馮超然「嵩山草堂」門人中人物畫最佳者。 程芥子渡臺後潛心藝事,撰寫藝評文章,其妻顧瑞華(1912-1995),出身名門,雅好藝文,工書法,精國劇,所書「董其昌」體尤具興味,1975年曾獲中山學術文化獎書法類獎項,夫婦倆被藝壇譽為「今之管趙」,丁念先曾推許程芥子人物畫為「三百年未見之筆墨」,美國弗利爾美術館館藏「歷代仕女圖」精選30件中,近現代畫家唯有一件張大千及兩件程芥子作品(梅花仕女圖、吹簫仕女圖)列入。1967年,由大中國圖書公司出版的《程芥子人物畫》畫冊,為後學提供了絕佳的人物畫示範。 此幅〈達摩像〉是1978年為國父紀念館舉辦紀念總統蔣公逝世三週年全國美展所作,達摩祖師側身盤坐禪蓆於綠茵之上,卷髮虬髯,皂衣紅掛,閉目冥思,面對千仞崖壁,觀心悟道;崖壁之上,槎枒藤葉,榮枯相生,看似襯景,卻直指此畫題旨,即達摩祖師《破相論》精義以紀念蔣公逝世三周年:「…心者萬法之根本,一切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則萬法俱備;猶如大樹,所有枝條及諸花果,皆悉依根。栽樹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樹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則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費功而無益。故知一切善惡皆由自心。心外別求,終無是處。」 出處:熊宜敬,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