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墨竹

  鍾壽仁(1927-1999),號東陽,齋號「環碧軒」,浙江省東陽縣人。畢業於菲律賓馬尼拉大學政治系,曾任總統府書記官,專職處理呈送先總統蔣公批閱的公文,後在外交部及駐菲大使館任職。師從陳方,專攻墨竹,侍之如父,書畫風格穎秀,後亦隨高逸鴻習「四君子」,從黃君璧習山水坡石,並得葉公超指點。1972 年以「風、晴、雨、雪」畫竹四態巨幅四屏,獲中山文藝美術類創作獎,1977年,與季康、吳平、馬晉封、喻仲林、李大木、范葵、周澄共組「六六畫會」,每月定期聚會,切磋藝事,合作書畫。曾任中國畫學會理事兼副秘書長,著有《鍾壽仁寫竹集》及《鍾壽仁創作集》。   鍾壽仁畫竹極為全面,並擅長以精細竹林作山水格局;書法宗二王,俊秀老練。葉公超曾讚曰:「鍾君之作品深受元代大家吳鎮,尤其明代大家夏昶之影響。…精於用墨,濃淡適度,層次分明,而且生動飄逸,妙到毫巔,所寫風竹、雨竹尤能傳神。」前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霖燦也言鍾壽仁畫竹:「…植竿布葉,疎而不凋,蒼蒼莽莽,勁爽高逸,直窺宋元人堂奧,自成一家之法。」   此幅〈墨竹〉,以下撇葉法為之,筆酣墨暢,布局嚴謹,密而通氣,疏而不空,竹竿、竹枝、竹葉皆以深淺不同之墨色交相疊映,充分體現「墨分五色」之精神,誠如其師陳方在《荒齋寫竹八法》中所言:「濃淡能通墨氣,又非深淺二墨之謂。墨只二色,便是死相,一葉之墨,便可三數色,一叢之墨,何止數色?一竿兩竿,多至成林,墨色非千百變不為功,要層層吻合,至於氤氳,至於元氣淋漓。」 出處:熊宜敬,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