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煙聲涼影

張伸熙(1947-),出生於臺灣高雄市梓官區。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科、美國FontbonneUniversity美術碩士畢業。擅國畫山水,也作花鳥、人物。曾任南華大學專任副教授、長榮大學兼任副教授、臺南市國畫研究會理事長、南美會理事長,亦曾擔任多次美術展覽競賽評審委員。 自幼在富有藝術氣息家庭中成長,耳濡目染,對繪畫產生濃烈興趣。18歲即獲得全臺學生書法比賽首獎,後續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章、中國書畫學會金爵獎、中興文藝獎章、吳三連文藝獎章,也多次獲得省展、全國美展優選及前三名獎項。 就讀藝專期間,在理論、素描和水彩三方面都有進境;其中,受傅狷夫先生影響最為深刻,決定了從傳統筆墨出發的創作方向。後來留學美國學習油畫,吸納西方養分,水墨畫風趨向自由,作品清雅秀潤中帶著豪邁,設色更具個人鮮明特色,整體創作極富文人的優雅氣息。 長年浸淫山川水氣之間,寫生成為張伸熙終生創作的實踐方法與態度。不在意所謂的派風形式,單純力求眼中所見、心中所感,深刻、精準、完美的表現於尺素之間。 〈煙聲涼影〉描寫臺灣中部層巒疊彩與飛瀑之美。阿里山、杉林溪、合歡山一帶,植被茂盛山色豐潤;葱綠山體秀美華滋;水媚山青、清流漱心,午後雲起,林木隨風搖曳生姿,煙雲飄渺其間,於是煙聲、水聲、風聲,林葉飄搖之聲…此起彼落,間或和鳴,好一個氣韻生動景象。 何謂煙聲?瀑布之聲也。位於武陵農場的「桃山瀑布」,豐水季節,瀑水飛絹傾洩激起千層水霧,水聲震天,聲勢澎湃,站在涼亭就可以感受到水氣,如同感受煙聲。已故國策顧問趙恆惕,擅長行書和隸書,親臨感受後,在瀑布旁石壁題上「煙聲」二字,從此桃山瀑布以「煙聲」聞名。 款識:煙聲涼影滿窗前。辛未長夏,張伸熙造境於古都南園北窗。 鈐印:張鉢。伸熙。心誠則靈。 出處: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20。 參考資料:張伸熙,《天韻心景:張伸熙水墨畫集(八)》,國立國父紀念館,2020。 校訂:張伸熙。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