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松韻泉聲

戴比川(1950-),出生於臺灣宜蘭,國立臺灣藝專美術科國畫組(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畢業,名埤圳,以字行。在學期間受教於蘇峯男、陳丹誠、孫雲生、李奇茂及歐豪年等名師,奠定水墨畫根基,亦獲獎無數。曾因參加恩師歐豪年的會員展,體悟作品必須具有辨識度,努力鑽研不同宗派的作畫技巧,以獨有的創作風格,享譽畫壇。 〈松韻泉聲〉為國立國父紀念館主辦第11屆全國青年學生書畫比賽前三名作品。戴比川以中橫慈母亭四周為創作藍本,集雄偉的太魯閣和立霧溪,河川逶迆穿越崇山峻嶺,優雅的山嵐輕撫著壁立千尺的高山,雲霧飄渺增添神祕感。 戴比川將作品的要素分別剖析,首先華人自古以來總喜歡將動植物擬人化,並賦予人特有的品格,如詩經離騷詩詞裡處處可見,在書畫中尤以松竹梅歲寒三友被廣為應用;三友在寒冬的摧殘下,其堅毅不搖的風骨亦能終年長青,而其中松樹更享有千年高壽的象徵,常成為畫中的主角,歷久長青。 自然界的陽光、空氣和水是生物賴以生存的必要元素,而空氣和水,因其本身無形色,反而能彰顯各種色、香、味及千變萬化的形狀。水遇方則方、遇圓則圓,遇各種不同地形、地貌也就出現無窮盡的形狀,而雲、霧、山嵐更是變幻莫測,給人一種空靈的神秘感,柔美優雅而引人入勝。山石,則富有壯美、雄偉、剛強、堅毅的陽剛之美,其紋理結構也因地貌形成因素不同使其具有地方特色,提供了畫之不盡的創作藍本。 款識:癸亥仲秋,埤圳於蘭陽。 鈐印:戴。埤圳。埤圳書畫。 出處: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20。 校訂:戴埤圳。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