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中橫所見

此作為1980年國立國父紀念館舉辦之第八屆全國青年書畫比賽大專組水墨第二名獲獎作品。此作以中橫所見風景為題入畫,畫者創作時尚就讀於省立臺南師範專科學校。此作前景先以濃墨勾勒出連續數進的中橫山谷奇岩,或為橫凸,或為直翹,造形多變,一如我們遊經中橫不同路段可見之萬千變化的沿途山水景致,總予觀者無限想像空間。而奇岩之上各樹種紛陳雜立,亦同當地林木實相,兀立奇岩之後,可見一磚砌拱橋,虹跨兩岸。中景部分則以左下向右上發展之斜向山勢經營中橫沿途可見之奇峰絕壁,峯巒之間,可見雲瀑;遠景則以更為淺淡之墨色寫出遠山之壯麗形象。 中橫公路,全名為「東西橫貫公路」或稱「中部橫貫公路」,簡稱「中橫」。是臺灣第一條接連寶島東部與西部兩邊的公路系統,與南橫公路、北橫公路並列為臺灣三大橫貫公路。其建設自1956年7月始,由美國援助提供主要建設經費及工程規畫,實際的開發工程則由退輔會與榮民們一同努力執行並完成。1960年5月中橫通車。此一公路貫穿分隔臺灣東岸與西岸的中央山脈,途中所經的地形相當多樣化,從平地直到海拔三千多公尺高的高山地形,間有河谷、隧道之開鑿,可為極為艱險之工程。主線西起東勢,經梨山、大禹嶺,再沿立霧溪往太魯閣開展,全長近188公里,沿途地形多變,風景亦隨之起伏變幻,美不勝收。 主線而外,另有宜蘭支線與霧社支線。前者銜接北橫,通往宜蘭,有74公里長;後者以霧社鄰近之「臺14線」為起點,經清境農場到武嶺後,再接大禹嶺,而後接回立霧溪旁的中橫主線,全段長度亦有42公里左右。 無論主線、支線,俱有引人入勝之美景勝境。 經統計中橫公路自開發後,因工程意外及天災而殉難者計有212人,傷者702人,平均每完成一公里道路便犧牲一位榮民弟兄之生命。今日遊旅此段公路,得以盡攬沿途美景,當思前人闢路之艱辛與犧牲。 出處:古耀華,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23。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