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篆書

本件為國立國父紀念館主辦第4屆全國青年學生書畫比賽前三名作品。 釋文:繇(由)奧轉北,山石奇突,野竹行列,中有印泉。繇(由)泉再西,峰回路轉,宅幽勢阻,則小盤谷遺址在焉。泉左為寶印山房,其右為福連精舍。折而東宛延一徑,名曰鴻雪。循徑得一大池,俞曲園舊題曰:文泉。泉水澂(澄)清,冬夏不涸。泉之西為剔蘚亭,東為題襟館。繇(由)此而上有四照閣故址,今年春鳩工重建,閣與孤山巔埒,遠吞山色,平挹湖光,幽䆷遼夐,氣象萬千,蓋至此而全湖形勝一覽無餘矣。綜其前後得二里許。 款識:林麗華。 出處:國立國父紀念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釋文審查:黃智陽。 本件為國立國父紀念館主辦第4屆全國青年學生書畫比賽社會組第一名作品。作者所書內容乃由張景星撰文,王福庵以篆書書城之〈西泠印社記 〉。「西泠印社」創立於清光緒34年(1904),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孤山西南麓,為現存最具歷史的文人雅聚社團,社員多具金石篆刻、書法之長,有「天下第一社」之稱。吳昌碩為首任社長,任期1913年—1927年,其後馬衡於1947年—1955年接任社長,張宗祥於1963年—1965年繼任之,沙孟海任社長則介於1979年—1992年間,趙朴初於1993年—2000年接任,啟功於2002年—2005年擔任社長,後由饒宗頤於2011年—2018年任社長。饒宗頤2018年辭世後,社長一職懸缺迄今(撰文時為2024年)。 此作以王福庵所書〈西泠印社記 〉為本,乃1914年民國3年甲寅年張景星撰文後,由西泠印社創社四君子之一的王福庵以篆書書成。然觀作者書風,似乎較王福庵原作風格溫婉停勻,略帶楊沂孫筆意,而字形略狹。 〈西泠印社記 〉存有兩種版本,一者首任社長吳昌碩所書,內容多記創設梗概,以人文事略為主;一者王福庵所書,以描繪西泠印社所處環境自然景觀為主。二記同成於1914年民國3年甲寅年。 出處:古耀華,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24。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