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農村移民的理財 (板信合作社支票)

這是約民國80年代(1990年代)的票據文件。信用合作社是早期農業社會過度到現代金融體系時的重要民間金融組織。所謂信用合作社,是指由聚共同利益的一群人組織起來,以互助進行金融交易。算是最早農村經濟發展過程的金融組織,對早期農民或是小商家來說,加入合作社可以存款和借貸。許多農村的移民到台北工作時,存錢的方法不外有兩種,購買金條或是合作社、農會等機構,銀行這個金融組織是比較後期的發展。提供此支票的鄭椀勻,是民國50年代(1960年代)的離開苗栗農村到新北工作的女性移民,有著農村貧困應急的存款習慣,16歲就進入社會的她,最初六年的存款都以到金店購買金條作為累積財富的方式,六年後賣掉金條於新北邊緣的湳仔溪邊買地置產,爾後擔任了工廠的管理者到處聽講座學習後,才開始知道如何在合作社存款、運用支票及理財。這個支票是他特別留下的紀念,是她加入板信會員後,以第三十二號的取得支票運用權,也是她離開農村,努力融入都市,具備金融理財觀念的先驅者之驕傲留念。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蕙雯
  • 貢獻者
  • 時間起
    1990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