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攝於民國66年(1977)左右,是李謀賜(左一)與原生家庭在三峽老家的合照。三峽老家位於白雞山旁,仍是土角砌起的三合院,養育著六男四女。父親是礦工,母親則務農在三峽行天宮前販賣醬菜,並不富裕的家庭,出養了三個女兒,男孩們一完成國民六年義務的國小教育後就得離開家鄉到社會磨練長大。民國63年(1974)父親因為矽肺病過世,沒太多對於過去礦工職災的怨懟,人生就是得面對下一步,兒子們已經在各處自己成家立業,分家是自然的決定,三峽的老家就此慢慢頹傾。這天,出養的大女兒(左前一)帶著丈夫(左後一),領著小弟們回到老家,沒在老家頹傾的屋前留影,而在隔壁仍有著乾淨圍籬的前方位兄弟姊妹留下一張三峽老家合照。過去,農村的分家使以地產分給兄弟,鄰近而作;然而都市發展的過程中,分家,貧困的農家自然崩解,孩子們四散都市,各自成立核心家庭,成員們不需再拿錢回家供養,家的感覺只能依靠兄弟姊妹的情感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