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攝於民國73年(1984),圖中是四歲的李慶源坐玩具車,在土城家中縫車前的照片。背景中的舊式縫紉機,是當時家家戶戶幾乎具備的必要工具。李慶源的記憶裡,母親一直都幫著父親一起做小吃攤的生意,但有幾年的時間,父親收攤去舅舅的木工工廠幫忙,母親開始在家裡做起家庭代工,也帶小孩當保母。民國69年(1980)台灣處在全球代工的經濟位置,許多都市家庭的女性,一方面帶孩子,一方面接不同工廠的訂單,一台縫車日夜踩著,做著各種服飾、飾品、窗簾、布單、布玩具的加工工作,工作與生活幾乎不分,孩子也在布堆裡遊走。
照片攝於民國73年(1984),圖中是四歲的李慶源坐玩具車,在土城家中縫車前的照片。背景中的舊式縫紉機,是當時家家戶戶幾乎具備的必要工具。李慶源的記憶裡,母親一直都幫著父親一起做小吃攤的生意,但有幾年的時間,父親收攤去舅舅的木工工廠幫忙,母親開始在家裡做起家庭代工,也帶小孩當保母。民國69年(1980)台灣處在全球代工的經濟位置,許多都市家庭的女性,一方面帶孩子,一方面接不同工廠的訂單,一台縫車日夜踩著,做著各種服飾、飾品、窗簾、布單、布玩具的加工工作,工作與生活幾乎不分,孩子也在布堆裡遊走。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