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件為台北縣住民張代上於民國69年(1980)6月22日從沙烏地阿拉伯寫給位於家中妻子吳碧奚的家書。民國60、70年代( 1970、1980年代)台灣為持續經濟發展趨勢,政府鼓勵電子、電機等工業發展,為了延續出口導向時期的優勢,這些產業的工作者帶著一只行囊,離開安逸的家園,飛向世界各地洽談訂單。
當時張代上是登記於台北縣的皇峰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公司以電子通訊器材的外銷為主要獲利項目,他與公司伙伴於民國69年(1980)6月19日抵達沙烏地阿拉伯的港口城市吉達(JEDDAH),文件中可見他們對於飲食的不適應,但有幸那陌生的城市存在中國餐館,表達旅途辛苦之意。同時也可看出這些創業者的腳印路跡,僅半個月的時光,必須從沙烏地阿拉婆的吉達到南歐洲的希臘,再回抵東南亞,當時最快的聯繫方式是打電報,但相對昂貴的價格,往往使得這些創業者運用跨國郵政系統以明信片為聯繫方式。人到異國首要緊急便是明信片、郵票、以及匆匆寫下的報平安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