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攝於民國92年(2003),是板橋社區大學舉辦泰山文史訪查的活動中,於下泰山巖訪查時的留影。泰山最早的較多的移民來自中國福建泉州,移民也帶來了信仰,圖中燈籠中所寫的顯應祖師其實泉州當地的信仰神明,據傳是名修道人因祈雨解決泉州安溪的乾旱問題而被封神。這類在地的神祉跟隨著移民來到異地,落地建廟,爾後因信眾開墾地漸廣,再度分祀。泰山區的顯應祖師信仰與移民的關聯就展現在這兩棟廟宇「頂泰山巖」及「下泰山巖」(又稱下廟),前者位於泰山區應化街,後者位於明志路。圖中的下泰山巖正是落地生根的移民因聚落的分隔而再分祀建立。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