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攝於民國92年(2003),是板橋社區大學泰山文史訪查的活動中,在泰山溝仔墘老街(又稱仁和巷)老屋群中遺留的百年老井紀錄。這條曾在日治到戰後具備蓬勃風光的商街,也由於其他交通要道的設置,缺少了通道的功能而沒落。經濟是帶領民眾移動的拉力,而商業與運輸的通道也在過程中建立起聚落,隨著通道功能的消失,聚落也漸漸沒落。圖中導覽老師學員們,關注這口公共水井的歷史,水井基牆是用軟石、磚塊堆砌而成,深度達八尺,想像百年前的聚落集合人力、財力共同築建的組織與生活。
照片攝於民國92年(2003),是板橋社區大學泰山文史訪查的活動中,在泰山溝仔墘老街(又稱仁和巷)老屋群中遺留的百年老井紀錄。這條曾在日治到戰後具備蓬勃風光的商街,也由於其他交通要道的設置,缺少了通道的功能而沒落。經濟是帶領民眾移動的拉力,而商業與運輸的通道也在過程中建立起聚落,隨著通道功能的消失,聚落也漸漸沒落。圖中導覽老師學員們,關注這口公共水井的歷史,水井基牆是用軟石、磚塊堆砌而成,深度達八尺,想像百年前的聚落集合人力、財力共同築建的組織與生活。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