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家庭幫手-嬰兒手推車

照片攝於民國80年(1991),於台北縣板橋市的家庭住宅中,由七歲的姐姐張蕙雯推著才甫一歲的弟弟張肇晏。這類西式的嬰兒手推車在民國60年代(1970年代)雖在台灣可見到但通常由美國進口,價格昂貴,台灣雖有工廠幫美國進行手推車的車縫代工(手推車搖籃塑膠材質車縫),以及鐵管、五金、塑膠的模組組裝,但所生產的嬰兒車多半外銷歐美;民國70年代(1980年代)後期當代工工廠以學會模組的組裝,逐漸量產後,價格降低,國內中產階級家庭也多能負擔,開始漸漸普及,尤其在都市的公園處處可見,成為有家戶嬰兒的必備品。

圖中可見這款早期的嬰兒車,放置嬰兒的塑膠材質臥床,簡易摺疊的五金模組,前方的繫帶是唯一的嬰兒安全索。與現今重視安全避震,關注父母需求的置物籃等等進階的設計相比,只能說是陽春版。然而也成為當時協助家庭婦女或職業婦女照護的重要工具,方便移動,也成就婦女移動的能力。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蕙雯
  • 時間迄
    1991
  • 時間起
    199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