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攝於民國62年(1973)。傳統的漢人婚姻習俗裡,男方迎娶女方的禮儀,必須從女方家接出新娘帶入男方的新郎家,儀式中的迎娶交通工具往往使家族展示社會階級、地位的重要環節。清領時期移入的漢人文化的婚禮儀式中,大紅花轎的裝飾、布置,乃至於隨從數量,都具備不同的社會展示意義。迎親過程,花轎需經過亮轎(在女方家前昭示鄰里)、發轎(接新娘上車)、起轎(鼓聲鑼響為迎娶)三個女方家迎親流程。直到日治時期中期,許在西方思潮薰陶下的仕紳及知識份子,以反對傳統繁文縟節的婚禮形式為由,也為了顯示自己不同的文化教養與時尚,舉辦新式婚禮,開始運用大量的汽車排場。在汽車尚未普及的民國60年代(1970年代),一般農家迎娶新娘,往往也得租上幾輛計程車,綁上大紅綵帶以茲亮轎。在民國80年(1991)前,政府並無管理計程車的顏色規範,不同顏色的計程車裡,以紅色最多,一方面在文化中象徵喜氣,另一方面,婚禮的租用機會也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