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伊朗貿易訪問團參觀臺鋁

1935年,日本基於備戰而實施「總動員計劃」,三菱等企業共同出資6千萬日圓,在東京設立日本鋁業株式會社的總部,並在高雄建立煉鋁工廠,全盛時期曾是世界規模第二大的製鋁中心。不過,日本在臺灣創辦煉鋁工業,是為利用臺灣的電力和低廉的勞工,生產線也只限於煉製鋁錠。直到中華國民政府來台接收後,更名為「臺灣鋁業公司」,才開始推動完整的製鋁生產線。圖為伊朗貿易訪團前往臺鋁參觀的畫面,一旁不同編號的鋁錠,代表著不同含量和硬度的鋁合金,將透過軋片等方式,製成不同的鋁製品。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中央通訊社
  • 創作者
    滕乃強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58/6/10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