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瑞三礦業 李建興偕母親與張群等要員合影

瑞三礦業 李建興偕母親與張群等要員合影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PDM

瑞三礦業 李建興偕母親與張群等要員合影

民國39年7月以前,臺灣的經濟發展受到政治局勢劇烈衝擊,導致煤炭外銷碰壁不說,加上臺灣島內物價波動和幣值下跌,煤炭的收購價格沒有因應物價暴漲及時調整,不少煤礦業者因此紛紛倒閉。但,儘管臺煤產量減少,卻依然高過於求,造成生產過剩的現象。這樣的困境在民國39年7月以後,逐漸獲得改善。究其原因,除了各礦場增加煉製熟煤做為家庭燃料,逐漸打開銷路外,從大陸撤遷來臺的軍事和工廠激增,軍用與工廠需煤量漸大,都是關鍵因素。李建興,1891年生於平溪。臺灣光復後,身分從抗日份子轉為抗日英雄。因深諳事業經營與執政者之間的巧妙關係,李氏曾於民國35年臺灣光復後,參加「臺灣光復致敬團」,當時的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曾接見該團,爾後李氏成為首任官派瑞芳街街長,並且買下侯硐所有礦權與設備;這是李建興家族於戰後承購日治時期「基隆炭礦株式會社」經營的瑞三煤礦,成立「瑞三礦業公司」之始末。瑞三礦業因此成為臺灣光復後,瑞芳最大暨全省最大的煤礦公司。圖為行政院設計委員張群(右2)、總統府資政吳鐵城(右1)、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錢大鈞(左2)與李建興(左1)及其母親白老夫人在「義方居」前合影。義方居是1930年,李氏家族遷到瑞芳鎮後所建的宅第。

下載
公眾領域標章(PDM) 公眾領域標章(PDM)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瑞三礦業 李建興偕母親與張群等要員合影 / 撰寫者:中央通訊社 / 描述文字授權:PDM / 建檔單位:中央通訊社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187030
描述文字授權: PDM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中央通訊社
撰寫者
中央通訊社
創作者
鄧秀璧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50/11/23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