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省東西橫貫公路通車典禮

臺灣省東西橫貫公路,於民國49年5月9日正式通車,從此為隔絕臺灣東西兩岸的中央山脈,打開一條康莊大道。東西橫貫公路分主、支及供應線3條,全長348.1公里。主線從臺中東勢開始,溯大甲溪上行,經谷關、達見、梨山、越合歡埡口後,再循立霧溪下行,經關原、古白楊、大北投、合流而達太魯閣,與蘇花公路銜接,全長194.2公里;支線由主線的梨山分岔,折向東北,仍溯大甲溪上行,經環山、思源埡口後,再循宜蘭濁水溪下行,經突稜、四季、再連,到達宜蘭,全長111.7公里。供應線則自南投縣的霧社、櫻峰、克難關,到達合歡埡口,全長42.2公里。東西橫貫公路從民國45年7月7日動工,到49年4月17日全部完工,費時3年10個月。民國49年5月9日,陳誠副總統在臺中谷關主持東西橫貫公路通車典禮。典禮於上午10時50分舉行,與會嘉賓計有中央各部會多位首長及美國駐華大使莊萊德等中外來賓百餘人。10時52分,陳副總統在谷關車站前的巨型綵門下,手握剪刀剪斷由4位築路英雄榮民代表所牽的紅色綵帶,此一橫越中央山脈溝通臺灣東西兩部的公路,遂宣告正式通車。圖為陳誠副總統(中)在公路局谷關車站前主持剪綵的情形(他的左後方為蔣經國主委、右後方依序為郝樂遜署長、林則彬局長及周至柔主席)。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中央通訊社
  • 創作者
    洪世煌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60/05/09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