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門又叫做「啟文門」,古時候人們認為南方掌管文運或讀書運,象徵「開啟文人仕途」的意思。城樓兩邊的城牆在日治時代興建縱貫道路,左營大路時被拆掉了,改建成圓環。東側有階梯可以登上城樓,不過,現在大家看到的階梯與城樓,都是後來重新興建的。城樓、雉堞及部分外壁面也都不是原來的模樣,但,斗拱還是原來的古建築。拱卷是由花崗石建造的,拱徑則和東門、北門都一模一樣。
南門城座的形式,與鳳山縣舊城其他城門都是一樣的,但因為在日治時代,被改建成圓環,所以和整個古城的造型切斷,孤立成一個單獨的建築物,失去了整體意象。而在高雄市政府重修古城時,在城門四邊加建鋼筋混凝土等現代建材,並採用錯誤的屋頂形式,使南門除了地理位置隔絕於其他城門,連建築形式也不同於其他三座城門。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