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想念

在返鄉的途中,女主角看著手中的童年照片,不知不覺的睡著了。在睡夢中,她回到童年,重演返鄉探望母親的過程。鄉下童稚、可愛的玩伴,田野清新的風光,親切的老伯伯,搭乘牛車的趣味,皆透過作者流暢、淡雅的水彩畫,一一呈現在畫面中。這是一本難得的無字圖畫書,全書雖無對話,但藉由流動的線條和溫馨的畫面,以類似電影的溶接畫面,清楚的表現了人物的心情和時空的轉換,手法高明。不僅讓讀者了解女主角在小時候是返鄉看望生病的母親,現在則是回家掃墓,也讓讀者重溫台灣鄉間竹林、稻田、小溪綿延成趣的生活景觀。非常適合台灣的親子一起閱讀。【想念】一書獲得第十二屆信誼幼兒文學獎/圖畫書組「評審委員推薦獎」,除了因為圖文高度契合,也因為書中充滿本土情懷,是國外的優良圖畫書所無法取代的。作者陳致元為國內新生代的插畫家,曾在信誼小袋鼠劇團擔任美術設計人員,現在專職創作。近年來,漸漸有很多繪本開始走雙語版,但其中的英文版多是台灣出版社為了配合本土雙語教學所翻譯,只限於國內販售,並非由英語系國家的出版社向國內出版社取得版權、進而翻譯的作品。目前國內兒童繪本作家的作品由外國出版社發行英文版本的只有李瑾倫和陳致元的創作。李瑾倫1999年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舉行畢業展時,吸引了一些國外出版社合作的意願,2001年她和英國著名的童書出版社Walker合作了《TheVeryKindRichLadyandHerOneHundredDogs》(一位溫柔、善良、有錢的太太和她的100隻狗),不過該書是先發行英文版,接著才出中文版,而陳致元的作品是先受到信誼幼兒文學獎的肯定,才邁向國際,由國外出版社取得翻譯權並譯成英文。陳致元於西元1975年出生於屏東,是一位相當年輕的插畫家,從小就十分喜歡畫畫,曾在信誼小袋鼠劇團擔任美術設計人員,喜歡童書繪本的人,相信應該不會對他的名字感到陌生,陳致元能畫能寫,到目前為止所出版的童書繪本皆出於自己的創作,而前三本:《想念》、《小魚散步》、《GujiGuji》皆獲得信誼幼兒文學獎的肯定,《小魚散步》更榮獲2003年義大利波隆那國際兒童書展插畫獎。除了受到評審專家們的肯定外,陳致元的書也相當受到國內外讀者的喜愛,他的書在國內賣得不錯,更在美國大放異彩,《GujiGuji》英文版2004年在美出版後,便擠進《紐約時報》圖畫書暢銷排行榜第十名,在美國上市不到三個月,就賣出五萬五千本。為什麼陳致元的故事能打動不同文化、背景及不同種族的讀者?兒童文學工作者劉清彥曾評論其原因,他說:陳致元是個「用圖畫說故事的人」,這樣的說法是來自於劉清彥本身唸故事書給小朋友的經驗,好多次他唸陳致元的繪本給幼稚園的小朋友聽,還沒開口,他們光看著圖就笑了開來。不過,我以為「用圖畫說故事」是每個優秀的繪本創作者必備的能力,而這樣的能力並不是陳致元的作品特別吸引讀者的原因,我個人覺得,是陳致元圖裡所刻畫出的孩童形象及對童年的描述吸引了讀者,進而獲得他們的認同。另外,呈現在他的繪圖裡的孩童皆能開心地玩耍及快樂地享受童年,這樣正面的意象,是吸引小讀者的原因之一,或許更是吸引了美國出版社Kane/Miller翻譯陳致元的繪本原因之一。Kane/Miller是一美國出版社,宗旨為尋找世界各地的好書,而這些書裡除了有很棒的故事,還有吸引人的圖畫,他們希望能藉由這些圖文激發孩子們更多的想像力,更希望這些書能豐富他們的生活。Kane/Miller想要帶給美國孩童們不同的視野,美國小不只是需要認識美國,他們更須要了解這個世界。陳致元的圖像所呈現的故事不單僅來自於每一張圖的串連,而是幾乎每一張圖本身就具有相當的故事性。比如在《想念》裡,一張特寫的車票本身就訴說著一個小故事:一趟旅程,從台北到屏東,從城市到鄉村,而旅程的目的,讀者得從接續的繪圖中尋得。以特寫方式放大人或物件,可在陳致元不同的圖話書裡看見,這是相當獨特的手法。他會特寫放大有帶有資訊性的物件或人物,並放在跨頁圖的右邊頁,好比《想念》裡那張特寫的車票(希望可以有圖片)及《GujiGuji》裡那顆巨大的鱷魚蛋(希望可以有圖片),而在《沒毛雞》裡,當景和人物(雞)一同出現時,感覺上「景」是以放大的角度近距離呈現在讀著眼前。這樣特寫的圖片有點類似拍攝電影的手法,而圖片就像是鏡頭裡的影像,時遠時近。會以這樣的方式詮釋,或許是來自於陳致元喜歡假裝自己是導演,說故事給自己聽。不過,我覺得比較像是在腦海裡拍電影給自己看。在《一個不能沒有禮物的日子》裡比較少看到這樣的表現手法,反倒是以物品的角度特意突顯某些物件,比如熊爸爸掉在地上的帽子(希望可以有圖片)。這樣的有點類似《小魚散步》裡許多圖像的表現手法,圖像裡的人、物呈現多角關係,比如在小魚向雜貨店老板買雞蛋的跨頁圖,小魚、老板和櫃台上的罐子三者之間的距離為一三角型,而下一跨頁圖,老板、買東西的小魚和離去的小魚呈一直線。在陳致元的繪圖裡,還可以發現另一個特殊的手法,藉以帶有迂迴曲折路線的圖像,給予讀著更多的想像,好比《想念》裡小朋友騎著單車、在鄉間道路玩耍的跨頁圖,這樣迂迴曲折路線,創造了更廣大的空間。同樣類似的手法也出現在《GujiGuji》的第一張跨頁圖裡,那顆巨大的鱷魚蛋順著田野小道、蜿蜒曲折地滾著。除了《想念》一書以外,陳致元其他作品的顏色皆屬黑、灰色調,但這樣的色調在他的圖像裡並不顯暗沈,我們看到小魚開心地享受他的買蛋之旅、GujiGuji的天真瀾漫、小熊的樂觀、以及沒毛雞帶著無厘頭的童趣。有人說,這是陳致元在《小魚散步》後建立的屬於自己的繪畫風格,但是,我卻鐘情於他的《想念》,非常台灣的鄉村風景,非常亮眼的粉色、非常開心的童年。當《想念》參加文學獎時,有評審、專家說,陳致元幾個續頁的處理並不流暢,稍顯突兀,但我將它們看成是夢境,串連整個故事,或許類似《想念》的表現手法不被專家、評審們看好,但我十分期待未來有一天能再見到陳致元以類似的手法畫出充滿童意的故事。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