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安順運鹽碼頭帆船運鹽-1

白鹽曬出來後必須先在場內集儲,再往場外運輸。台南的安順鹽場就有重要的運鹽碼頭,由於台灣西南沿海都是沙岸,沒有深水天然港灣,貨輪無法進入碼頭,只好停在外海靠帆船接駁,當貨輪船期接近時,各公堆或鹽倉的鹽包會以手推台車搬到碼頭,貨輪抵達前一天就先裝上接駁的小帆船,等待風、潮水俱佳時再前進至外海貨輪停泊處,如果沒風時,就得以人力撐船,所以這些運鹽的帆船又叫手撐船。後方的碼頭堤岸為日治時期築造的三角石護堤,其材質為澎湖的玄武岩,帆船旁邊為水門,後方白色小山為鹽場集運鹽的公堆,公堆上有手推台車及臨時鋪設的鐵道。

基本資訊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40、50年代/戰後
  • 全集/系列名
    臺灣鹽博物館文獻資料
  • 相關地點
    台南安順鹽場
  • 地點名稱
    深水
  • 緯度
    22.7724
  • 經度
    120.3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