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此張照片拍攝於臺北市建成區(今大同區-建成次分區)-建成基督長老教會。教堂裡,牧師在聖壇上佈道,牧師穿著一身樸素的黑衣,脖頸處有一環白色領子。一對即將結婚的新人站在聖壇前,新娘穿著白色婚紗,頭戴面紗,手戴著一雙白手套,新郎則穿著一套西式禮服。聖壇前供奉著一瓶百合鮮花,除了做為裝飾以外,亦用於表現信徒對於上帝的虔誠心。 牧師的穿著有特殊的宗教意義,長老教派是改革宗的一支分支,相對於天主教來說,改革宗崇尚服裝、儀式從簡,捨去了繁華的衣物改用簡樸的衣服;黑衣有不同的說法,一說是源自中世紀修道會的黑衣,修道士進入修道院後要守「貧窮、貞節、服從」,改革宗捨去了天主教繁華的聖服,並仿效中世紀的修道士,另一說是黑色代表「罪惡」,提醒每個人自身帶有的罪惡;白色圓領則可做為識別牧師身分的服飾。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