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入埔里,經過愛蘭橋,往左上方看去,便可見醒目的「醒靈寺」三個大字映入眼簾。醒靈寺是埔里具歷史意義的寺廟,廟內主要供奉三聖恩主,關聖帝君(即關公)、孚佑帝君(即呂祖仙、呂洞賓)、司命真君(即灶君、灶神、灶王爺),廟埕庭園有假山流水、涼亭小橋,水池中養著錦鯉,還有許多日式石燈矗立周圍,造景獨特,景緻宜人。醒靈寺廟埕寬廣,花木扶疏,不但是附近居民的信仰中心,也適合遊客休閒遊覽。醒靈寺的建廟緣由根據記載,是在1901年,埔里民眾林李金水為了幫母親戒鴉片毒癮,在家設神壇供奉關公,希望藉由神明的力量為母親治病,後來母親竟然痊癒了,因此信眾越來越多,便創建廟宇,名為「改化堂」。之後埔里發生大地震(1917年),廟宇倒塌重建,並改堂號為「醒化堂」。1949年,因為原來寺廟太過狹隘,遷建到愛蘭台地梅村社區現在的位置,並改名為「醒靈寺」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