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南村里的米苔目

埔里多樣的農特產中,茭白筍是產值最大的作物,可是廣大的水田早期並非種植茭白筍,而是種植水稻,尤其是南村里、向善里的水田特別廣大,每到秋收農忙時節,村民會相招一起到農田裡支援幫忙,稱為「相放伴」。 壯丁忙了一陣子,農婦送來甜、或鹹的米苔目解渴或補充體力,成員彼此閒話家常,聯絡情感,這是老農共同回憶,但這樣的場面,因機械取代人工、茭白筍取代水稻、農村人口外流愈來愈難尋。 南村里老一輩居民並沒有忘記農忙後米苔目的滋味,社區每年在「來去踅南村」社區活動的壓軸,便是邀請社區居民一起搓製、共享「五行米苔目」。 所謂的「五行米苔目」,其實是純白的米苔目,加上紅龍果、綠色地瓜葉、薑黃、竹碳等天然色素而成,在來米磨成漿加上些許蕃薯粉搓製,成型後過篩,形成條狀入沸水,煮至浮起,馬上撈起浸冰水軟Q,南村社區婦女們做的純天然、無添加的米苔目,是早期埔里農村的原味。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993287
  • 所在地-經度
    120.964687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廖肇祥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993287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964687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南投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埔里鎮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