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的建物為一連棟式木造屋的邊間,為兩層樓建築。位於邊間,門面傾斜,一樓外表目前都用鐵皮包覆,已看不太出木造建築的部分,二樓有圍鐵欄桿,屋頂是烤漆板遮蓋,二樓是重建的構造,所以較隔壁略矮,顯得有些不協調。此處曾經發生二次火災,亦因此而較難從外觀見出原貌。 根據附近居民洪錦鳳表示,該建物最早持有者為嘉義縣水上鄉出身的曾老吸,曾老吸為嘉義當地捐地闢路的知名人物,樂善好施,水上圖書館、北迴歸線標誌的興建都曾捐助,聞名鄉里,老吸街之名即源自於其名。該建物原本的用途是住家,直到1983年(民國72年)才出租經營肉圓的生意,於時曾老吸(1913年~2006年)尚在世,至2018年(民國107年)初老闆退休結束營業,目前處於廢棄狀態,亦少有人知道該建物與曾老吸之間的關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