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光復圳圓井

桃園農田水利會所轄湖口灌區,位處湖口臺地區域,水源稀缺,灌溉設施都必須仰賴鑿掘埤塘貯蓄雨水,並透過小型水圳渠道引水灌溉,如遇天旱,一段時間沒有下雨後,往往造成埤塘乾涸,農作歉收的旱害之災。而且湖口區域的氣候特殊,地高風大,池水蒸發速度相當快,因而缺水為灌區常態。 湖口灌區管區域含括桃園市新屋區的南邊一半農田,而光復圳圓井為桃園大圳與光復圳連接的系統,設置地點在新屋區社子溪南側。由於社子溪南地區缺水的問題至戰後仍懸而未決,詳加調查後,發現社子溪以南區域可以使用桃園大圳的餘水,乃於民國36年(1947)著手光復圳興建工程,並含括三七圳的改善和延伸。 光復圳興建完工後,其第一幹線為三七圳的改善和擴充,在灌溉方式上分為「完全灌溉」和「補給灌溉」二種模式。所謂完全灌溉者,係指原為不完全灌溉之二期作田,面積2676公頃,給予充足水源;補給灌溉者,係對三七圳和蚵殼港圳原有之面積加以補充,計三七圳原有之201.5公頃,蚵殼港圳原有915.5公頃,分別加以補充,總計1,217公頃。至第二幹線灌溉方式,則以各溪流的水資源導入,以分散於各貯水池,儲備應用,灌溉面積達到770公頃。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林煒舒
  • 貢獻者
  • 創作者
    臺灣桃園農田水利會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9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