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建物是一棟兩層樓的磚木混合建築,二樓屋頂覆蓋瓦片,一樓的前廊則是以烤漆板遮覆,一樓做為店面,採開放式;二樓正面則是將木框漆成淺綠色,二樓的兩側牆壁已加蓋烤漆板,一樓的右側外牆則是覆蓋帆布防水。在人來人往的北社尾路上,老舊的木屋配合傳統的雜貨店,顯得相當突兀。 屋主為1959年次(民國48年)的黃見清先生,他同時也是「秀琴商店」的老闆。黃先生表示,房屋和商店都是父母留下來的,建於1960年代。屋內空間並不寬敞,前後兩間共約12坪,一樓做為店面,二樓則為臥室。原本空間較大,但20年前道路拓寬將屋子的部分拆除,使得內部略顯壅擠。黃先生說,雜貨店是他的母親開始經營的,最初並沒有店名,後來就以母親的名字為店名,同時做為紀念。活潑的老闆又覺得「商店」不夠傳統,於是他就另立一塊「北社尾簳仔店」的招牌。 老闆表示,現在便利商店越來越多,老建築的空間有限,格局又難改變,實難與之競爭,已經打算束營業,另謀生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