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建物的主人為賴國村,建物為其祖父賴朝文於1954年(民國43年)建造完成,全部工程歷經十餘年。建物為一層樓磚木建築,建坪80坪,正廳加上左右護龍共計五間房。廊下立有四支六角型石柱,底下柱石呈圓形,稱為「柱珠」,用以防潮。木構部分全部採用榫接技術,沒用到任何鐵釘,卻也堅固異常,建造至今經歷多次地震、風災,依然絲毫未損。從外觀而言,建物保存相當完善,牆壁底部三尺為磚造,其餘木構支柱與竹編混土,再抹以石灰,顯得潔淨、素雅。屋頂原本是日式屋瓦,後來損壞而改以瓦狀鐵皮覆蓋。 根據賴國村的胞弟賴聯芳表示,建物的木材主要是檜木與福州杉等上材,福州杉為梁柱,其餘細部構件則是用檜木,走入其中,尚能聞到濃郁的木材香氣,走廊的斗拱造型繁複、精美。為了蓋這間木構屋,務農的賴朝文花了十幾年的時間慢慢收購木材後才動工。依當時的幣值,需要賣一甲多的田地才足以蓋出這樣的木構建築。 因為建物保存良好,2014年(民國103年)文化局曾帶日本人前來參觀,對方驚訝之餘,曾經出價800萬台幣收購,但賴家不為所動。可見此建物之精美、堅固與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