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建物屬在地居民口中的臺灣本地樣式、日式建築複合工法之瓦頂平房,主脊兩側的鬼瓦以及瓦頂保存良好,土角牆面,以及木製樑柱、雨淋板和日式建築中「切妻造り(山牆)」的屋頂形制,都融匯於標的物之中,無法單純絕對地定義。 據在地居民表示,這兒的老房子歷史大多建於1945年(民國34年)戰後左右,常常會有許多人來到這裡拍攝老房子。後驛里一帶是在戰後從東石、布袋等嘉義海線居民遷入的「小副瀨」社區,以及從澎湖遷入落籍的「小澎湖」社區,現在這兒的老房子都是戰後重建時蓋成的,當地建築群在1945年(民國34年)以前的真正原貌已難以窺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