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建物屬中山路205號至211號的街屋型瓦頂二層樓木造建築之邊間,據外觀推測應為四戶一棟式之四連棟,一樓俱已增設鐵捲門,但仍可見到側面保留的完整雨淋板木造結構原貌。而建物為該處四連棟中翻修改建變化最大的一棟。 建物前屋主為嘉義教會(今嘉義東門教會)長老陳老英醫師(1859~1938),跟隨1879年(光緒5年)來臺的安彼得醫師習醫(Dr. Peter Anderson),並以不到二十五歲的年齡在當時的嘉義市總爺街設立診所「英安堂」,並在日治時期發佈「台灣醫生免許規則」時期獲得在嘉義限地行醫的執照資格。與號稱「醫師街」的公明路相比,建物為嘉義市有史以來第一家西醫院,並在1930年(昭和5年)由陳老英獲授日本醫學博士學位的長子陳宗惠接手英安堂,實具獨一無二之象徵意義。然而因醫館歇業年代已久,中山路209號居民劉政男先生從1989年(民國78年)住到現在,還不知道建物曾為老醫館,從市民記憶裡失卻的英安堂,須要我們的正視與關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