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建物為兩層樓木構造屋,屋外可見到雨淋板的設計,在周遭皆已改建、新建的水泥建築群中尤其是二樓的木造外表顯得格外凸出。雖然部分構造已更改為水泥設施,但是一樓的樑柱仍為木造並使用卡榫工法,房屋中間走廊旁有兩個和式房間(一間約3*3,一間約4*4),原設計有和式拉門,今已不見;一樓後方室內設有木造樓梯上二樓,室外則為庭園。以上為一樓部分。二樓格局設有兩房與祭拜用的神明廳、陽台,與一個半開放式的小花園。 據水上鄉居民陳韋哲先生表示,建物原屋主是他的阿嬤陳侯翠柳女士,建物完成於1950年代,1960年代曾經過一次改建,改為雜貨店使用並且裝設如瓦斯爐等現代化設施。陳侯翠柳女士在1994年(民國83年)搬離,剩下陳韋哲先生的阿祖單獨居住,而阿祖也在2003年(民國92年)過世,之後再沒有人入住,產權則由相關親人共有。目前由隔壁鄰居承租,作為堆置雜物的儲存間使用。 建物落成之初,可想見是一相當別緻的日式木造房屋,在周遭環境的歲月變遷過程中,仍然在此孤保留一抹承載市民居住回憶的木都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