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早期軍旅生活4

中華民國參與世界博覽會,始於1915年所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國民政府統治後所參與的世界博覽會,則是1933年美國芝加哥博覽會。中華民國在戰後仍繼續參與世界博覽會,第一次為1958年比利時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但最為人所知者,當為1970年在日本大阪舉行的萬國博覽會,該次中華民國館是由貝聿銘所設計,是一棟有兩個三角形量體所組合,極為簡練的現代主義風格建築。 此外,在建築物外面,則是由楊英風所設計監工的巨大不鏽鋼雕刻作品:鳳凰來儀,以不鏽鋼鐵片組合成一隻展翅飛翔的鳳凰形象,不鏽鋼鐵片俐落的表面材質與鮮紅的噴漆色澤,與白色規整的建築,恰為一鮮明對比,營造極為精彩的視覺效果。1974年史波肯世界博覽會,即是中華民國參與世界博覽會最後一次,則請楊英風設計中華民國館,其以扇形空間作為中華民國館的基本格局,牆外貼布波浪肌理的三角外牆裝飾,使建築整體帶有雕塑性格。 該照片拍攝者不詳,照片內容應為中華民國政府參與德語系國家產業展覽會所拍攝的照片。主要可見到以家具擺設為主,應是展現現代中國在西方影響後所發展出的改良式中國家居內部裝潢。中央為山水畫屏,以烏木為框。屏風前為三個竹編凳子,外型模仿古代禮器,後方為沙發組、立燈與吊燈。後方為奔馬畫作。(503字)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不詳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